<p id="t5xb9"></p>

    <font id="t5xb9"><thead id="t5xb9"></thead></font>
      <address id="t5xb9"></address>
      <sub id="t5xb9"><sub id="t5xb9"><dfn id="t5xb9"></dfn></sub></sub><strike id="t5xb9"><sub id="t5xb9"><form id="t5xb9"></form></sub></strike>

          氯酸鉀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6-11-30 來源:未知     分享到:
            氯酸鉀化學式為KClO?,為無色片狀結晶或白色顆粒粉末,味咸而涼,強氧化劑。常溫下穩定,在400℃ 以上則分解并放出氧氣,與還原劑、有機物、易燃物如硫、磷或金屬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急劇加熱時可發生爆炸。因此氯酸鉀是一種敏感度很高的炸響劑,如混有一定雜質,有時候甚至會在日光照射下自爆。遇濃硫酸會爆炸??膳c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,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。由離子構成。氯酸鉀絕不能用以與鹽酸反應制備氯氣,因為會形成易爆的二氧化氯,也根本不能得到純凈的氯氣。

            有光澤結晶或白色顆?;蚍勰?。溫度在熔點以上時分解為高氯酸鉀和氯化鉀,而幾乎不放出氧氣,溫度更高時,高氯酸鉀才分解放出氧氣。1g緩慢溶于16.5ml水、1.8ml沸水、約50ml甘油,幾乎不溶于乙醇。相對密度2.32,熔點356℃。與濃硫酸反應反應生成極易爆炸的氯酸與二氧化氯,與某些有機物、硫、磷、亞硫酸鹽、次磷酸鹽及其他易氧化物質研磨,能引起燃燒和爆炸。

            LD50(大鼠,經口):1870mg/kg。

            儲存方式

            密封陰涼保存。不宜在日光下長時曝曬,并防止與有機物和其他易氧化物接觸,氯酸鉀特別不能與銨鹽混合,否則生成會自燃甚至自爆的氯酸銨。

            主要用途

            氧化劑;測定錳、硫、鎳、銅和硫化鐵;炸藥原料;制藥;實驗室制氧氣。

            氯酸鉀用途較廣,用于炸藥、煙花、鞭炮、高級安全火柴,醫藥、攝影藥劑、分析試劑、氧化劑及火箭、導彈推進劑等。在同系列的推進劑中,含氯酸鉀的推進劑比含氯酸銨的推進劑燃燒的快,燃燒能夠進行的最低壓力較高,燃速指數很高。還可用作解熱、利尿等的藥劑。分析試劑。氧化劑。氯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,以二氧化錳為催化劑,可以生成氯化鉀和氧氣,化學實驗室不常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制氧氣。(氧氣不純且危險)

            理化性質

            物理性質

            無色或白色不含結晶水的結晶體,或者白色粉末。味咸而涼,有毒,內服2-3g就可能引起中毒而死亡。微溶于乙醇,溶于水和堿溶液。但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氯酸鈉小,并且隨著溫度升高而急劇上升。每100g水中的溶解度在20℃時是7.1g,在100℃時是56.4g。不易潮解。

            化學性質

            氯酸鉀是強氧化劑。如有催化劑等存在,在較低溫度下就能分解而強烈放出氧氣。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,氯酸鉀分解放氧是放熱反應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作用。與碳、磷及有機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擊時,都易發生燃燒和爆炸。

            受熱分解:2KClO3=2KCl+3O2[有催化劑時(如MnO2等)可加速分解]

            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:

            KClO3+H2SO4=KHSO4+HClO3

            3HClO3=HClO4+2ClO2↑+H2O(氯酸不穩定,會歧化為高氯酸、二氧化氯和水)

            2ClO2=Cl2+2O2(二氧化氯也不穩定,會分解為氯氣和氧氣)

            總反應方程式:3KClO3+3H2SO4=3KHSO4+HClO4+Cl2↑+2O2↑+H2O

            此反應生成的氯酸、高氯酸、二氧化氯的濃度非常高,極易爆炸。

            注意事項

            泄漏應急處理

            隔離泄漏污染區,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,穿一般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,勿使泄漏物與有機物、還原劑、易燃物接觸。小量泄漏: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。大量泄漏:用塑料布、帆布覆蓋,減少飛散。然后收集、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

            防護措施

            呼吸系統防護:可能接觸其粉塵時,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。

            眼睛防護: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。

            身體防護:穿聚乙烯防毒服。

            其它:工作現場禁止吸煙、進食和飲水。工作畢,淋浴更衣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
            急救措施

            皮膚接觸:脫去被污染的衣著,用大量清水沖洗。

            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,并及時就醫。

            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。

            食入:飲足量溫水,催吐,就醫。

            滅火方法:用大量水撲救,同時用干粉滅火劑悶熄。

            操作儲存

            密閉操作,加強通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聚乙烯類高級烷烴制成的服裝防毒服,戴橡膠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遠離易燃、可燃物。避免產生粉塵。避免與還原劑、酸類、醇類接觸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禁止震動、撞擊和摩擦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超過30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80%。包裝密封。應與易(可)燃物、還原劑、酸類、醇類等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
            安全守則

            由于氯酸鉀與硫、磷、碳等還原性物質及有機物、可燃物混合時,經摩擦或撞擊后就會發生燃燒和爆炸,甚至會出現自發性的爆發,所以需小心處理,含氯酸鉀的火藥就要避免和硫磺接觸,否則會出現猛烈爆燃。需要尤其注意的是,氯酸鉀和磷(無論是哪種形態的磷)混合稍微摩擦,就有猛烈爆炸的危險。

            氯酸鉀有毒,能使血紅蛋白變性并分解,誤食會引起急性中毒,致死量為10g。

            常見謠言

            謠言1:氯酸鉀與濃鹽酸反應主要生成氯氣

            此為謠言:濃鹽酸和氯酸鉀的反應如下:KClO3 + 6HCl = KCl + 3Cl2 ↑+ 3H2O其中發生氧化反應的氯原子和發生還原反應的氯原子的質量比是……

            駁斥:有文獻明確指出:勿使用氯酸鉀制備氯氣,用KClO3法制Cl2不安全,純度也低,顏色深是由于氯的氧化物(以ClO2為主)。二氧化氯易燃易爆,極易造成事故。切勿受到網絡上及教學中某些無知言論的蠱惑!

            進一步來說,隨著二氧化氯消毒劑的推廣使用,一些正確的中學習題也明確指出,鹽酸與氯酸鉀的正確反應,如以下例子:

            氯酸鉀與濃鹽酸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綠黃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,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:

            2KClO3+4HCl(濃)═2KCl+2ClO2↑+Cl2↑+2H2O。

            該習題出自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11-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考(化學)第18題

            謠言2: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主要生成Cl-

            駁斥:氯酸鉀與亞硫酸氫鈉反應形成二氧化氯:2ClO3-+HSO3-+H+=2ClO2+SO42-+H2O,上述謠言不僅僅是錯誤的,更嚴重的是如果模仿有可能導致爆炸

         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?

         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,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.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

          日本免费网站黄页 偷窥浓密毛茸茸厕所小便

          <p id="t5xb9"></p>

            <font id="t5xb9"><thead id="t5xb9"></thead></font>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5xb9"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<sub id="t5xb9"><sub id="t5xb9"><dfn id="t5xb9"></dfn></sub></sub><strike id="t5xb9"><sub id="t5xb9"><form id="t5xb9"></form></sub></strike>